恶人先告状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谓侵犯别人的人,往往倒打一耙,先行诬告。
构词分析
恶
拼音:
è
解释:
恶
(形声。从心,亚声。本义过失)
同本义
恶,过也。--《说文》
恶上安西。--《颜氏家训》
吾以志前恶。--《左传·定公五年》
君子之遏恶扬善。--《易·象传》
又如恶恶从短(对于人的过失,不十分苛责,适可而止)
泛指一般罪恶
恶积祸盈。--南朝齐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又如恶逆(奸恶逆乱。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);恶障(佛语。指杀生、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);恶头儿(罪名);恶心钱儿(干坏事得来的钱财);恶孽(罪恶;弊病)
恶人;坏人
元恶不待教而诛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又如恶杀
恶 ě又见è;wū;wù。
【恶心】
①想呕吐。
②使人厌恶(wù)。
恶 è
①坏;恶劣~习、~行。
②坏行为;罪恶的事情无~不作。
③凶狠;凶恶;凶猛~霸、~战。又见ě;wū;wù。
【恶贯满盈】罪大恶极,末日已到。贯古时串钱的绳子。
【恶劣】很坏行为~。
【恶魔】
①佛教称破坏佛法和善事的恶神、恶鬼。
②比喻极其凶恶残忍的人。
【恶语中伤】用恶毒的话语攻击陷害别人。
恶(惡)wū
⒈通"乌",〈表〉疑问。哪,何,怎么路~在?~足道哉?
⒉文言叹词~,是何言也![恶乎]从哪里,在哪里学~乎始,~乎终(学习从哪里开始,在哪里终止呢)?
恶(惡)wù讨厌,憎恨太可~。深~痛疾(疾厌恨)。
恶wò 1.象声词。禽鸟叫声。
恶hū 1.见"恶池"。
恶yà 1.次。
人
拼音:
rén
解释:
人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侧面站立的人形。人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)
同本义
人,天地之性最贵者也。此籀文象臂胫之形。--《说文》
故人者,天地之德,阴阳之交,鬼神之会,五行之秀气也。故人者,天地之心也,五行之端也,食味,别声,被色,而生者也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有七尺之骸、手足之异,戴发含齿,倚而食者,谓之人。--《列子·黄帝》
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又如人王(人中之王);人满(人多);人寰(人世);人欲(人的嗜欲);人
人rén
⒈能制造工具且能使用工具从事劳动的动物~类。
⒉指每一个人~手一册。~自为战。
⒊指别人,他人助~为乐。专门利~。
⒋指人的品质、表现那个~挺好。
⒌指人格或面子真丢~。
⒍指人的身体~不舒服。
⒎
⒏
⒐
⒑
⒒
①关于人员的录用、培养、管理、调配、奖惩等工作~事工作。
②人的离合、境遇、存亡等~事变化。
③人情事理不懂~事。
④人的意识不省~事。
⑤人力所能做的事聊尽~事。
⒓
⒔
⒕
①人的道德品质~格高尚。
②人的权利和义务尊重~格。
⒖
先
拼音:
xiān
解释:
先
(会意。据甲骨文,上面是止”(脚),下面是人”。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。本义前进,走在前面)
同本义
先,前进也。--《说文》
旌蔽日兮敌若云,矢交坠兮士争先。--屈原《九歌·国殇》
恐为操所先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身先士卒;争先恐后;争先(争着赶到别人前头)
尊崇;重视
安宁则长庠序,先本绌末,以礼义防于利。--《史记·本准书》
又如先本(重视根本)
首创;开始
不为福先,不为祸始。--《庄子·刻意》
又如先志(先立志向);先事(先行其事)
先 <
先xiān
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~前。首~。在~。事~。领~。奋勇争~。~发制人。
⒉上代,祖宗~人。祖~。
⒊称去世的尊长~兄。~父。
⒋对已死之人的尊称~烈。
⒌
①人或某些动物的胚胎时期~天缺陷。
②哲学上指先于感觉,先于实践经验。
⒍
①老师。
②对人的敬称老~生。李~生。
③某些地区称医生。
⒎
先xiǎn 1.《韵会》"先,前汉太子太傅少傅属官有先马。"
告
拼音:
ɡào
解释:
告〈动〉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牛”,牛触人,角着横木,所以告人也。从口,从牛。本义报告,上报)
同本义
告,牛触人。角着横木,所以告人也。--《说文》
乃告太王王季文王。--《书·金滕》
告公用圭。--《易·益》
必告父母。--《诗·齐风·南山》
以告于乡先生君子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
告,请也。--《尔雅·释言》
敢以告于先君。--《吕氏春秋·赞能》
敢敬告天子。--《书·康王之诰》
予誓告汝。--《书·甘誓》
诞告万方。--《书·汤诰》
不告而娶。--《列子·杨朱》
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
告gào
⒈用语言或文字让人知道~诉。~示。忠~(规劝)。通~。布~。
⒉检举别人,提起诉讼~发。控~。原~。被~。
⒊请求~饶。~假还乡。
⒋表明~辞。自~奋勇。
⒌宣布或表示事情状况~成。事已~终。抢险~急。前方~捷。
告jū 1.审讯定罪。
状
拼音:
zhuànɡ
解释:
状
(形声。从犬,爿声。用具体的动物犬”表示事物各具形态。本义犬形)
同本义。引申为形状,形态
状,犬形也。--《说文》
且曰献状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五年》。谓献其骈肋之状也。
凡铸金之状。--《考工记·桌氏》。杜注谓形状。”
以筒水灌之,始出,状极俊健。--《聊斋志异》
有双石高竦,其状若门。--郦道元《水经注》
若啸呼状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状类(形似);粉状;杆状;块状;粒状;絮状;海绵状;奇形怪状
情形;状况
舍人弟上变,告信欲反状于吕后。--《史记·淮阴侯列
状(狀)zhuàng
⒈样子,形态,情形~态。~况。形~。喜笑~。重病~。
⒉陈述,描绘自~其过。景色奇丽,殆不可~(殆几乎)。
⒊文体的一种,叙述事情的文字行~(死者传略)。
⒋诉讼~纸。告~。
⒌特殊格式的凭证。指嘉奖、委任等奖~。委任~。军令~。
⒍
居首位的人养鸡~元。种菜~元。
⒎
语。状语后有时要用助词"地",如"非常地激烈"。
状zhuàng
应用场景
含有"恶人先告状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恶人先告状的例子
恶人先告状相关词语
与恶人先告状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