羹梅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调和羹汤的佐料﹐用以比喻宰辅。语出《书.说命下》"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"孔传"盐咸,梅醋,羹须咸醋以和之。"
构词分析
羹
拼音:
ɡēnɡ
解释:
羹〈名〉
(会意。从羔,从美。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,所以用羔”美”会意,表示肉的味道鲜美。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。《说文》五味和羹。”按上古的羹”,
一般是指带汁的肉,而不是汤。羹”表示汤的意思,是中古以后的事情)
调和五味的汤
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(颖考叔)对曰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,未尝君之羹,请以遗之。”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
藜藿之羹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又如菜羹(煮熟的菜,加上米屑,古代贫者所食
羹gēng
①用肉类或菜蔬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。
②今多指煮成或蒸成的浓汁或糊状食品。
③煮羹。
羹láng不羹,春秋楚地。有二东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北,西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南。
梅
拼音:
méi
解释:
梅
(形声。从木,每声。本义楠木)
同本义
其木多梅梓。--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
有条有梅。--《诗·秦风·终南》
墓门有梅。--《诗·陈风·墓门》。按,子青不可食。
梅树
酸
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。--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
梅之欹之疏之曲,又非……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梅以曲为美,直则无姿;以欹为美,正则无景;以疏
梅(榤、槑)méi
⒈落叶乔木。早春先开花,后生叶,花有白、红等色,香味浓。果实青色,熟时黄色,味酸甜,可吃或制蜜饯、果酱等。未成熟的果实,加工制成"乌梅",供药用或饮料用。也
特指梅花或梅的果实腊~。望~止渴。
⒉
应用场景
含有"羹梅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羹梅的例子
羹梅相关词语
与羹梅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