鲍照(约414-466)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南朝宋文学家。字明远,东海(今山东郯城一带)人。晚年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,世称鲍参军◇因刘子顼起兵谋反失败,被乱兵所杀。长于乐府和七言歌行。《拟行路难》为其诗代表作,另有《芜城赋》、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等名篇。明人辑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构词分析
鲍
拼音:
bào
解释:
鲍
盐腌的鱼
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。--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
又如鲍舍(存放鲍鱼的房舍);鲍室(存放鲍鱼的房室);鲍肆(鲍鱼之肆。卖盐渍鱼的商店。比喻小人聚居之所)
鲍鱼,鳆鱼的别名。即石决明
腹足纲前鳃亚纲鲍科鲍属海产贝类
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
姓
鲍老
鲍 bào
①见【鲍鱼】。
②姓。
【鲍罗廷】(1884-1951)俄国人。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。1923年任共产国际驻华代表。曾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,筹组黄埔军校,促进国共合作。1927年参加中共五大后回国◇从事外文出版工作。
【鲍叔牙】春秋时齐国大夫。生卒年不详。以能了解别人著称。少时与管仲友善。襄公乱政时,随公子凶出奔莒,凶成为国君后欲任鲍叔牙为宰,他却力举管仲◇齐国在管仲治理下,成为霸主。
【鲍鱼】
①咸鱼。
②软体动物,贝类。生活在海中,肉可食,贝壳入中药。
【鲍照】(约414-466)中国南北朝诗人。字明远。东海(今江苏、山东部分地区)人。诗作《拟行路难》较著名。集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鲍bāo 1.人名用字。
照
拼音:
zhào
解释:
照
(形声。从火,昭声,字亦作炤。本义明亮;光明) 同本义
照,明也。--《说文》
亦孔之炤。--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
月出照兮。--《诗·陈风·月出》
昔者十日并出,万物皆照。--《庄子》
远近照闻。--《郯令景君阙铭》
盛德炤明。--《谯敏碑》
炤之以祸灾。--《荀子·修身》
又如照彻(透明晶莹 );照澄(明朗清爽)炤”
照
照射,照耀
照耀煇煌。--《淮南子·本经》
日月递炤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。注炤与照同。”
指日月使延照兮。--《楚辞·灵怀》。注知也。
照zhào
⒈光线射着~射。~耀。特指日光夕~。
⒉明~察明著(明著显明)。
⒊对着镜子或其它反光的东西看~镜子。对着池水~一~。
⒋拍摄,又指画像或相片~相。~片。风景~。
⒌依据,按着~样。~例。依~。按~。
⒍凭证执~。护~。车~。
⒎关心,看顾~看。~料。~应。~顾。关~。
⒏对比察看对~。查~。
⒐通告,通知知~。
⒑知晓,明白心~不宣。
⒒对着,向着~侵略者开炮。~着这条大道走。
⒓
照zhāo 1.明;显。
拼音:
解释:
约
拼音:
yuē
解释:
约
(形声。从糸,勺声。糸是细丝,有缠束作用。本义绳索)
同本义
人寻约。--《左传》注
又如寻约(八尺长的绳子)
共同商定的事,共同议定要遵守的条文
盟约;相期的诺言
负约不偿城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约酬(契约,文券)
姓
约
缠束;环束
约之阁阁。--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
约,缠束也。--《说文》
凡任索约。--《考工记·匠人》。注缩也。”
约绥约辔。--《仪礼·
约yuē
⒈〈古〉套,捆缚~车。~紧。
⒉拘束,限制~束。制~。
⒊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定~。条~。订~。公~。
⒋商定或预先说定的事预~。如~。失~。
⒌请~她来。特~。
⒍简明,简要简~。
⒎节俭节~。俭~。
⒏大概~计。大~。
⒐数学上指简化分数,即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4/8可~为1/2。
约yāo
⒈称重量把这袋米~一~,多少斤?
约yào 1.总要;纲要。
约dì 1.琴上圆形的星徽。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应用场景
含有"鲍照(约414-466)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鲍照(约414-466)的例子
鲍照(约414-466)相关词语
与鲍照(约414-466)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