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怖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迷惘恐怖。
构词分析
迷
拼音:
mí
解释:
迷
(形声。从辵,米声。本义迷路;分辨不清)
同本义
迷,惑也。--《说文》
烈风雷雨弗迷。--《书·舜典》
凡夫失其所欲之路,而妄行之,则为迷。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及行迷之未远。--《离骚》
迷不知宠之门。--《楚辞·惜诵》
迷其所在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入溆浦余儃佪兮,迷不知吾所如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
高低冥迷,不知西东。--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遂迷,不复得路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其若迷。--唐·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无迷其途。
道中迷雾。--清·姚鼐《登
迷mí
⒈分辨不清~航。~途知返。
⒉神智昏乱~糊。~乱。
⒊沉醉,对某种事物产生特殊的眷恋~恋。
⒋入迷于某种事物的人球~。养兔~。
⒌诱惑,陶醉~惑。景色~人。
⒍
①信仰神仙鬼怪和命运等愚昧者~信。~信者愚昧。对于搞~信活动者,按治安法规处罚;若有罪行,则按《刑法》惩办。
②盲目信仰和崇拜切莫~信。
怖
拼音:
bù
解释:
怖
(形声。从心,布声。《说文》作‘悑’”。本义惶恐,惊惧)
同本义
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吾畏其卒,故怖其始。
焦心怖肝。--《淮南子·脩务》
神心怖覆。--《文选·宋玉·神女赋》
又如恐怖(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);怖畏(恐惧);怖怯(胆小害怕;恐惧);怖覆(恐怖而反复);怖肝(戒惧);怖沮(恐惧沮丧)
恐吓
依托鬼神,诈怖愚民。--《后汉书》
怖bù
①惊惧,害怕。
②恐吓。
【怖忌】畏忌。
【怖沮】恐惧沮丧。
【怖怯】胆小害怕;恐惧。
【怖畏】
①亦作"怖愄"。
②恐惧。
【怖恐】恐怖,害怕。
【怖栗】
①亦作"怖慄"。
②害怕得发抖。
【怖悸】惊惧。
【怖愄】见"怖畏"。
【怖慄】见"怖栗"。
【怖慴】恐惧。
【怖駭】惊恐。
【怖頭】谓迷失真性而惑于妄相。语本《楞严经》卷四"汝豰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,忽於晨朝以鐁照面,愛鐁中頭,眉目可見,瞋責己頭,不見面目,以爲魑魅,無狀怖走。
"
【怖遽】惊惶。
【怖鴿】佛教传说一鸽为鹰所逐,飞向佛旁,佛以身影蔽鸽,鸽乃不怖。见《涅槃经》卷二八﹑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一◇诗文中常以"怖鴿"为穷无所归的典故。
【怖懾】恐惧。
【怖懼】恐惧;惶恐。
应用场景
含有"迷怖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迷怖的例子
迷怖相关词语
与迷怖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