箪豆见色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谓计较小利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下》"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﹐苟非其人﹐箪食豆羹见于色。"
构词分析
箪
拼音:
dān
解释:
箪
(形声。从竹,单声。本义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)
同本义
箪,笥也。从竹,单声。--《说文》
箪,小筐也。--《汉律令》
苞苴箪笥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栉实于箪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箪食与肉。--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又如箪笥(盛饭竹器);箪瓢(箪食器;瓢饮器。比喻家境贫寒,生活清苦)
盛物件的小筐
与之一箪珠,使问赵孟。--《左传·哀公二十年》
箪食
箪 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。
【箪食壶浆】原指百姓用酒饭欢迎军队。现多形容正义之师受人民欢迎的情状。
豆
拼音:
dòu
解释:
莣豆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形似高脚盘,或有盖『字部首之一,从豆”的字或与食器有关。或与豆类有关。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)
同本义。形似高足盘,或有盖。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,盛行于商周时,多陶制,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◇世也作礼器
豆,古食肉器也。--《说文》
卬盛于豆。--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又
于豆于登。
笾豆大房。--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木豆谓之豆,竹豆谓之笾,瓦豆谓之登。--《尔雅》
食一豆肉,中人之食也。--《周礼·考工记》
若所市于人者,将以实笾豆奉祭祀、供宾客乎?--明·刘
豆 dòu
①古代盛食物的器具。形状像带高座的盘。
②豆类植物黄~、绿~。
③形状像豆粒的东西花生~、土~。
④姓。
【豆豉(chǐ)食品。把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煮后发酵制成。分咸淡两种,可直接食用或与其他菜肴配制食用。淡豆豉可入药。
【豆科】双子叶植物的一科。草本、木本都有,多为复叶,多蝶形花冠,雄蕊常10枚,荚果。约12000种,我国约1200种。本科植物,经济价值极大。如大豆、花生等。
【豆蔻】
①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外形象芭蕉,花淡黄色。果实、种子都叫豆蔻。果实扁球形,种子有香味,都可入药。
②比喻处女、少女
②年华。
【豆绿】像青豆似的绿色。
【豆青】豆绿。
见
拼音:
jiàn
解释:
见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目”,下面是人”。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,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。本义看见,看到)
同本义
见,视也。--《说文》
未见君子。--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
利见大人。--《易·乾》
见龙在田。--《易·乾》
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--《礼记·大学》
见而不见,闻而不闻。--《韩非子·主道》
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见两小儿辩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儿童相见不相识。--唐·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
虎见之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歧王宅里寻常见
见(見)jiàn
⒈看到看~。耳闻目~。〈引〉接触,遇到胶卷忌讳~光。病刚好,不要~寒。
⒉看得出,显现出初~成效。已~分晓。
⒊会面,会晤会~。接~。
⒋看法,认识,扩大知识~解。~识。远~。不固执己~。
⒌指明出处~上页。
⒍助词。
①用在动词前,〈表〉被动莫~笑。别~怪。
②用在动词前,〈表〉对说话人怎么样~教。请~谅。
⒎用在"听"、"闻"、"看"等动词后,〈表〉效果听~了。看~了。
⒏[见习]学得专业知识的人刚到工作岗位去,现场实地工作实习~习生。
⒐[见证]亲眼看到,可以作证的人。也指可以作证的事物。
⒑见xiàn。
见(見)xiàn
⒈显出,出现,显露表~。华佗再~。昙花一~。
见"儋藍"。
④姓。三国吴有儋萌。见《三国志.吴志.薛综传》。
色
拼音:
sè
解释:
色〈名〉
(会意。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,仰承其脸色。本义脸色)
同本义
色,颜气也。--《说文》
五气五色。--《周礼·疾医》
其色必寿。--《素问·三部九侯论》
形体色理以目异。--《荀子·正名》
载色载笑。--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又
太后之色少解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,乃谢客就车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我言若,王色不许我。--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故以声声怖之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面色(脸上的气色);色喜(脸上显出欢喜之色);色笑(开颜欢笑);色沮(脸
色shǎi
⒈指颜色(用于口语)掉~儿。印彩~吧。
色sè
⒈指颜色红~。黄~。目能辨~。
⒉脸的表情、样子脸~。喜形于~。
⒊种类,品种货~齐全。各~食品。
⒋品质,质量英雄本~。成~。足~金首饰。
⒌情景,景象天~。景~。春~。
⒍妇女容貌姿~。
⒎情欲~情。
应用场景
含有"箪豆见色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箪豆见色的例子
箪豆见色相关词语
与箪豆见色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