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皮潦草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形容不认真,不仔细。也说肤皮潦草。
构词分析
浮
拼音:
fú
解释:
浮〈动〉
(形声。从水,孚声。本义漂流,漂浮)
同本义
浮,氾也。--《说文》
载沉载浮。--《诗·小雅·菁菁者莪》
浮,漂也。浮游也。--《广雅》
乘桴浮于海。--《论语·公冶长》
浮于济漯。--《书·禹贡》
过夏首而西浮兮。--《楚辞·哀郢》
浮天无岸。--《文选·桦·海赋》
皓月千里,浮光跃金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交语速装束,络绎如浮云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油浮于水面;浮梗(随水漂浮的残梗);浮蛆(酿酒未熟时,漂浮在酒浆上的泡沫);浮没(漂流淹没);浮月(浮在水面的月影)。也指
浮 fú
⒈漂,跟"沉"相对漂~。飘~。~云。~力。〈引〉行船~长江而下。
⒉表面的~皮。鞋上有~土。
⒊空虚,不实在~夸。虚~。抑~华。
⒋不沉着,不冷静轻~。~躁。
⒌暂时,不定的~记。~支。
⒍超过,多于~额。官~于事。
⒎
【浮雕】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雕塑形象。
⒏
【浮屠】
【浮图】
①佛(释迦牟尼)。
②和尚。
③佛塔七级~屠。
皮
拼音:
pí
解释:
皮〈动〉
(会意。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,表示兽的头;一竖表示身体;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;右下表手。皮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用手剥兽皮)
同本义
皮,剥取兽革者谓之皮。--《说文》
皮,剥也。--《广雅》
皮面抉眼。--《战国策·韩策》
皮瓠以为蓄。--《释名》
又如皮面
酥脆的东西变韧
皮 〈名〉
兽皮
孤执皮帛。--《周礼·大宗伯》。注虎豹皮。”
俪皮。--《仪礼·士昏礼》。注
皮pí
⒈动物或植物体表的组织表~。~开肉绽。羊~。树~。麦~。
⒉用皮制作的~包。~大衣。
⒊表面,浅薄~面。地~。浮~。
⒋包在外面的东西包~。封~。
⒌薄片状的东西铁~。豆腐~。蜇~。
⒍韧性制成品,特指橡胶制成品~糖。~球。~筋。橡~。
⒎淘气,不老实顽~。
潦
拼音:
liáo
解释:
潦〈名〉lao
水名。即涝水”
潦 〈形〉lao
雨水盛大的样子
水潦降,不献鱼鳖。--《礼记》
又如潦浸(指大雨泛滥成灾);潦潦(雨大水流的样子);潦雨(大雨);潦水(雨后的积水)
潦 〈名〉
雨后积水
潦水尽而寒潭清。--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秋深潦缩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潦〈名〉liao
水名
今辽宁省的辽河
江西省修水的支流南潦河、北潦河
河南首河的支流
潦liáo
⒈
⒉
①颓丧,不得志~倒新停浊酒杯。
②放荡不羁~倒粗疏。撩liāo
⒈提,掀起~裤。~起窗帘子。
⒉用手洒水先~水,再扫地。
潦lǎo
⒈雨水大水~归海。
⒉积水~水尽而寒潭清。
潦lào 1.水淹;积水成灾。
潦liǎo 1.见"潦草"﹑"潦倒"。
草
拼音:
cǎo
解释:
草
(形声。从苃,早声。小篆苃,象两棵草形,是草的本字。今草”字系假借字,原是皂”的本字。《说文》草,草斗,栎实也”(栎实栎树的荚果,即皂角)。借为草木”之
草”以后,则另造皂”字来代替。本义栎实)
草本植物的总称
苃,百卉也。从二屮。会意。经传皆以草为之『书多以屮为之。--《说文》
大草不生。--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。注草,秽也。”
草食者羶。--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
草苴比而不芳。--《楚辞·悲回风》。注生曰草。”
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--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
应用场景
含有"浮皮潦草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浮皮潦草的例子
浮皮潦草相关词语
与浮皮潦草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