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采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谋取﹔拾取。
构词分析
钓
拼音:
diào
解释:
钩
(形声。从金,勺声。本义以钩饵取鱼)
同本义
钓,钩鱼也。--《说文》
以钓于淇。--《诗·卫风·竹竿》
子钓而不纲。--《论语》
闲来垂钓碧溪上。--唐·李白《行路难》
孤舟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--唐·柳宗元《江雪》
又如钓蛤蟆
引申为诱取
而晋献以璧马钓之。--《淮南子·主术》。注取也。”
以三公为布被,诚饰诈欲以钓名。--《汉书·公孙宏传》
隐匿谋诈,所以钓战也。--《银雀山汉墓竹简》
又如钓名(作伪以求取名誉);钓奇(以奇货谋取大利);钓誉(求取名声。钓名沽誉
钓 diào
①将饵挂在钓钩上放入水中诱捕鱼虾等~鱼。
②用手段猎取(名利)沽名~誉。
③钓鱼钩垂~。
【钓鱼岛】中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。在台湾岛东北约180公里处,面积约5平方公里。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。
采
拼音:
cǎi
解释:
采
(会意。从爪从木。甲骨文,上象手,下象树木及其果实。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。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)
同本义
采,捋取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俗作採。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--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
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行以肆夏,趋以采荠。--《周礼·乐师》。司农注乐名。或曰皆逸诗。”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--晋·陶渊明《饮酒》
又如采花;采果子;采及葑菲(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)
引申为采集;搜集
古有
采 cǎi
①摘(花、果子)~蘑菇。
②开采~矿。
③搜集~样。
④选取~购。
③精神;神色神~、兴高、烈。
④同'彩'。又见cài。
【采茶扑蝶】钢琴曲。刘福安作曲,根据福建民间舞蹈《采茶灯》改编。乐曲欢快活泼,表现了采茶女的喜悦心情。属再现的三段体。
【采茶戏】戏曲的一种类别。是流行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省区的各种采茶戏的统称。均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。艺术风格同花鼓戏、花灯戏相近。
【采访】搜集寻访。多用于新闻活动~老工人、~新闻。
【采风】
①搜集民歌。
②创作人员到基层体验生活,搜集材料。
【采纳】接受(意见、建议、要求、方案)。
【采石之战】南宋抗金重要战役之一。绍兴三十一年(1161)金废帝完颜亮率军攻宋,十一月自西采石杨林渡渡长江。南宋大臣虞允文召集宋军将士在采石(今安徽当涂北)迎
击,大败金兵。完颜亮因金军内讧被杀,金军撤退。
【采撷】
①采摘。
②采集。
【采邑制】始于8世纪的西欧封建土地占有制。封主分封土地给封臣,封臣为封主尽一定的义务。初期采邑不可世袭,后逐渐变为世袭领地。采邑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的形成和
发展,至11世纪采邑制完全废除。
采 cài采地,采邑,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(包括耕种土地的奴隶)。又见。
应用场景
含有"钓采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钓采的例子
钓采相关词语
与钓采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