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朔饩羊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《论语·八佾》"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。子曰'尔爱其羊,我爱其礼。'"朱熹集注"告朔之礼,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,诸侯受而藏之祖庙。月朔,则以特羊告庙,请而行之。鲁自文公始不视朔,而有司犹供此羊,故子贡欲去之。"后人因以"告朔饩羊"比喻形同虚设。亦省作"告朔"。
构词分析
告
拼音:
ɡào
解释:
告〈动〉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牛”,牛触人,角着横木,所以告人也。从口,从牛。本义报告,上报)
同本义
告,牛触人。角着横木,所以告人也。--《说文》
乃告太王王季文王。--《书·金滕》
告公用圭。--《易·益》
必告父母。--《诗·齐风·南山》
以告于乡先生君子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
告,请也。--《尔雅·释言》
敢以告于先君。--《吕氏春秋·赞能》
敢敬告天子。--《书·康王之诰》
予誓告汝。--《书·甘誓》
诞告万方。--《书·汤诰》
不告而娶。--《列子·杨朱》
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
告gào
⒈用语言或文字让人知道~诉。~示。忠~(规劝)。通~。布~。
⒉检举别人,提起诉讼~发。控~。原~。被~。
⒊请求~饶。~假还乡。
⒋表明~辞。自~奋勇。
⒌宣布或表示事情状况~成。事已~终。抢险~急。前方~捷。
告jū 1.审讯定罪。
朔
拼音:
shuò
解释:
朔
(会意。从月,从屰,屰亦声。本义农历每月初一)
同本义
朔,月一日始苏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,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。计173日有奇。
朔,月初之名也。--《释名》
月言朔。--《白虎通·四时篇》
朔月奠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。注朔月,月朔也。”
朔月辛卯。--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初,藄发令下,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,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,率众拜且苦。--清·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
又如朔参官(能在朔日朝参的官员);朔望之礼(指初一、十五到祀堂
朔shuò
⒈夏历每月初一十月~。初一谓之~。
⒉北~方。~风吹。
饩
拼音:
xì
解释:
饩
(形声。从食,气声。字本作氣”。本义赠送人的谷物)
同本义
常从容上席,资饩甚厚。--《北史》
又如饩食(米粮等食物)
活的牲口
脯资饩牵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又如饩羊(用为祭品的羊);饩牵(活牲口)
生肉
出牲饩以劳师。--《旧五代史》
又如饩牢(屠宰过的牲口);饩馈(生肉与粮食)
给养;俸禄
生二人,公与之饩。--《国语》
又如饩廪(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);饩稍(每月领的俸粮)
饩(餼)xì
⒈〈古〉指赠送人的谷物或饲料。〈引〉赠送。
⒉〈古〉用于祭祀或馈赠的活牲口或生肉~羊。~献。
羊
拼音:
yánɡ
解释:
羊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像羊头形。羊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一种哺乳动物)
同本义
羊,羊兽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。”
羊曰柔毛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羊曰少牢。--《大戴礼记·少牢》
食麦与羊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兑为羊。--《易·说卦》
杖汉节牧羊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羊群里跑出骆驼来(喻指平常的人忽然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了);羊群蚁阵(形容众多而聚集);羊酒花红(丰厚的赏赐和显赫的荣耀);羊车过市(比喻男子才美绝伦。
羊yáng
⒈哺乳动物,反刍类。雄的有角,某些雌的也有角。有山~、绵~、黄~、羚~等多种。肉和乳供食用,毛供纺织,皮可制革,毛皮可做衣服等。羚羊角是贵重的药材。
⒉〈古〉同"祥"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告朔饩羊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告朔饩羊的例子
告朔饩羊相关词语
与告朔饩羊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