仞识论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即认识论。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﹑发展过程,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。仞,"认"的古字。
构词分析
仞
拼音:
rèn
解释:
仞
(形声。从人,刃声。本义古代长度单位。周制八尺,汉制七尺)
同本义
仞,伸臂一寻八尺也。--《说文》
按,诸说不一
筑宫仞有三尺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深八尺谓之洫,深二仞谓之浍。--《考工记·匠人》
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万仞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一片孤城万仞山。--唐·王之涣《凉州词》
夫子之墙数仞。--《论语·子张》
春秋时楚地名,在今湖北省十堰市东
子越自石溪,子贝自仞以伐庸。--《左传》
用同刃”。锋刃,借指刀剑之类的兵器
仞rèn〈古〉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。
识
拼音:
shí
解释:
识
(形声。从言。戠声。善于言谈,表示有知识,故从言。本义知道;懂得)
同本义
譺,知也。--《说文》
君子是识。--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。笺知也。”
壹宥曰不识。--《周礼·司刺》
草荣识节和,木衰知风厉。--陶潜《桃花源诗》
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,识众寡之用者胜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不识有诸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苟有险,余必下推车,子岂识之?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使汝不识诗书,或未必艰贞若是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识味(知味);识空便(知趣;识相);识道(知圣道);识义(知义
识(譺)shí
⒈知道,认得,能辨别~字。认~。~别。~途老马。
⒉学问,应知的,所知道的学~。知~。常~。有~之士。
⒊见解,辨别是非的能力见~。远见卓~。
⒋
识(譺)zhì
⒈记住,做记号,也指记号、标志博闻强~。表~。款~。
论
拼音:
lùn
解释:
论
《论语》的简称
论语
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合为四书”,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。今本论语共计20篇,1.2万字
论
(形声。从言,仑声。本义评论,研究。引申为议论”)
议论, 分析和说明事理
论,议也。--《说文》
论理也,次也。--《论语序集解》
坐而论道。
论(論)lùn
⒈商讨,判断,研究讨~。议~。评~。争~。就事~事。
⒉主张,学说进化~。唯物~。
⒊文体名。论述事物的内容、意义,阐明道理~文。社~。实践~。
⒋衡量,评定~罪。
⒌按照~件计酬。~质核价。
论(論)lún〈古〉《论语》儒家经典书籍之一,主要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。
应用场景
含有"仞识论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仞识论的例子
仞识论相关词语
与仞识论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