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约数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又称公因数”。如果一个整数同时是几个整数的约数,则此整数称为那几个整数的公约数。一组非零整数a1,a2,…,a璶的公约数只有有限个,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这组数的最大公约数,记作(a1,a2,…a璶)。每一个公约数都是其最大公约数的约数。
构词分析
公
拼音:
ɡōnɡ
解释:
公〈形〉
(会意。小篆字形,上面是八”,表示相背,下面是厶”(私”的本字)∠起来表示与私相背”,即公正无私”的意思。本义公正,无私)
同本义
公,平分也。--《说文》
背厶谓之公,或说,分其厶以与人为公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。--《春秋·元命苞》
兼覆无私谓之公。--《贾子·道术》
举公义,辟私怨。╠《墨子·尚贤上》
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,谗谄之蔽明也,邪曲之害公也,方正之不容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公气(正大,公正);公素(公正质朴);公洁(公正廉洁);公慎(公正谨慎);公诚(
公gōng
⒈国家的或集体的,跟"私"相对~文。~款。~粮。~而忘私。立党为~。爱护~共财产。
⒉正直,合理~事~办。~正无私。买卖~平。
⒊共同的,大家认可的,大家适用的~约。~认。~海。
⒋能普遍用于同类事物的~式。
⒌让大家知道~布账目。可以~开。发布~报。
⒍雄性的~牛。
⒎称祖辈或年老的男人大~。外~。老~ ~。
⒏丈夫的父亲赡养~婆。
⒐对男子的尊称诸~。
⒑〈古〉五等爵位(~侯伯子男)的第一等。
⒒公制的计量单位和历法~斤。~里。~尺。~历。~元。
⒓
⒔
⒕
⒖
⒗
约
拼音:
yuē
解释:
约
(形声。从糸,勺声。糸是细丝,有缠束作用。本义绳索)
同本义
人寻约。--《左传》注
又如寻约(八尺长的绳子)
共同商定的事,共同议定要遵守的条文
盟约;相期的诺言
负约不偿城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约酬(契约,文券)
姓
约
缠束;环束
约之阁阁。--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
约,缠束也。--《说文》
凡任索约。--《考工记·匠人》。注缩也。”
约绥约辔。--《仪礼·
约yuē
⒈〈古〉套,捆缚~车。~紧。
⒉拘束,限制~束。制~。
⒊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定~。条~。订~。公~。
⒋商定或预先说定的事预~。如~。失~。
⒌请~她来。特~。
⒍简明,简要简~。
⒎节俭节~。俭~。
⒏大概~计。大~。
⒐数学上指简化分数,即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4/8可~为1/2。
约yāo
⒈称重量把这袋米~一~,多少斤?
约yào 1.总要;纲要。
约dì 1.琴上圆形的星徽。
数
拼音:
shù
解释:
数
(形声。从攴,娄声。本义点数;计算)
同本义
數,计也。--《说文》
以岁之上下数邦用。--《周礼·廪人》
递数之不能终其物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善数不用筹策。--《老子》
珠可历历数也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自董卓以来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如从一数到十;数拾(查点;收拾);数白道黑(卖弄口舌);数白论黄(计较银钱。白白银。黄黄金);数筹定点(数筹码计算时间);数东瓜,道茄子(尽情谈论各种事情);数米而
炊,称柴而爨(比喻吝啬之极);数数儿;数不胜数;数课(计算并予登记);
数(數)shuò
⒈屡次,经常频~。~见不鲜。~犯边境。
数(數)shǔ
⒈查点,计算当面~清。不可胜~。
⒉指责,列举过失~落。~说。
⒊比较起来最突出就~她勤奋。
数(數) shù
⒈指数目,数量岁~。基~。回~。人~太多,这屋容纳不了。
⒉几,几个(指不确定的数目)~个。~年。~百种。
⒊迷信者所谓的"天运"、"命运"天~、气~、劫~等都是胡编瞎说。
⒋
数cù 1.细密;稠密。 2.细小。参见"数目"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公约数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公约数的例子
公约数相关词语
与公约数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