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汉语词典 > 葛饰北斋(1760-1849)

葛饰北斋(1760-1849)

词典收录

词语解释

日本浮世绘画家。作品多反映日本人民的风俗人情。擅长工笔人物和描绘自然景色。继承传统绘画技法而有所革新,形成北斋流派。与喜多川歌b077!安藤广重合称浮世绘三大家。代表作有《富岳三十六景》等。

构词分析

拼音: ɡě
解释:
葛〈名〉 (形声。从苃,曷声。本义一种植物,纤维可以织布) 植物名。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(pueraria lobata),茎长二三丈,缠绕他物上,花紫红色。茎可编篮做绳,纤维可织葛布。根可提制淀粉,又供药用 (葛制的鞋子。贫贱人家所穿用。一说夏天所穿用);葛屦履霜(冬天穿夏季的鞋子。比喻非常俭啬);葛面(葛粉) 葛布。指以葛为原料制成的布、衣、带等 卒时,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,葛帏敞籯,有寒士所不堪者,因泣下醵金为敛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 又如葛巾(用葛布缝制的头巾);葛衣(葛布制成的衣服);葛帔(用葛制 葛gě姓。 葛gé ⒈多年生草本,复叶,夏季开紫红色花。块根肥大,叫"葛根",可供食用及制淀粉,又可供药用。茎可编篮做绳,纤维可织葛布。 ⒉一种丝织物毛~。华丝~。
拼音: shì
解释:
饰 (形声。从巾,从人,食声。人佩巾有装饰作用。本义刷拭) 同本义 饰,刷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字亦作拭。 凡祭祀,饰其牛牲。--《周礼·地官·封人》 装饰;修饰 运而有光者,饰也。--《大戴礼记·劝学》 共粉饰之,如嫁女床席。--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 豹饰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 君子不以绀緅饰。--《论语》 饰以篆文、山龟鸟兽之形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,与江山相发挥,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 又如饰车(有彩漆文饰之车。大夫以上所乘);饰说(修 饰shì ⒈装修得好看装~。修~。粉~。 ⒉指装饰品首~。服~。 ⒊假托,遮掩~词。掩~。文过~非。 ⒋扮演她在这个剧里~主角。 饰chì 1.整治;整顿。 2.端正;谨慎。 3.戒备。
拼音: běi
解释:
北 方位名。与南”相对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,故以背为南北之北。--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 万物负阴而抱阳。--《老子》。王力按,山北为阴,山南为阳,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。 然则北通巫峡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南声函胡,北音清越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 沛公北向坐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又北向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又如正北;西北;东北;北邙(即氓山。在河南洛阳市北。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。泛指墓地);北闱(清代在顺天(今北京)的乡试称北闱”,在江宁(今南京)的乡试称南闱”。
拼音: zhāi
解释:
斋 (形声。从示,斎齐省声。本义斋戒,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) 同本义 斋,戒洁也。--《说文》 王斋日三举。盖王日一举。--《周礼·膳夫》 日中及夕则馂余斋,则每食一太牢也。--《周礼·太牢》 斋必变食,至不多食。--《论语》 秦王虽斋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遂许斋五日 秦王斋五日。 专意斋醮。--《明史》 又如斋宿(先一日斋戒,以表诚敬);斋沐(斋戒沐浴);斋事(斋戒祭祀的事);斋舍(古人斋戒时的居所);斋牛(供祭祀用的牛)。又指佛教的进餐用语。小乘禁过午食,以午前、午中 进食 斋(齭)zhāi ⒈迷信者祭祀前整洁身心~祭。~戒沐浴。〈引〉信奉佛教、道教等人吃的素食吃~。 ⒉施舍饭食给僧人~僧。 ⒊书房或学舍或某些商店名称书~。东~。荣宝~。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
应用场景

含有"葛饰北斋(1760-1849)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
葛饰北斋(1760-1849)的例子 葛饰北斋(1760-1849)相关词语 与葛饰北斋(1760-1849)有关

关于汉语词典

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

最新更新词语

更新时间:2025-04-04 22:07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