釜鱼幕燕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生活在锅里的鱼﹑筑巢在帷幕上的燕。比喻处境极不完全。语出南朝梁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"今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﹐燕巢于飞幕之上﹐不亦惑乎?"
构词分析
釜
拼音:
fǔ
解释:
釜〈名〉
(形声。从金省,父声。本义古炊器。敛口圜底,或有二耳。其用于鬲,置于灶,上置甑以蒸煮。盛行于汉代。有铁制的,也有铜或陶制的)
同本义
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--曹植《七步诗》
又如釜中生鱼(釜鱼甑尘,釜中已生出鱼来。谓生活清贫,断炊已久);釜鱼假息(比喻不能久存);釜底游魂(比喻行将灭亡、苟延残喘的人);釜鬲(陶制炊器)
古量器。春秋、战国时代流行于齐国。现有战国时的禾子釜和陈纯釜,都作坛形,小口大腹,有两耳
釜和
釜 fǔ(鬴)
⒈〈古〉一种锅~底游鱼(〈喻〉即将灭亡的事物)。~底抽薪(〈喻〉从根本上解决)。破~沉舟(〈喻〉下决心干到底)。
⒉〈古〉量器,也是容量单位的名称。
鱼
拼音:
yú
解释:
鱼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鱼形。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)
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,包括圆口类、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
鱼,水虫也。象形。鱼尾与燕尾相似。--《说文》
豚鱼吉。--《易·中孚》
鱼木精。--《论衡·指瑞》
鱼十有五。--《仪礼·特牲礼》
鱼网之设。--《诗·邶风·新台》
鲜鱼曰脡祭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鱼上冰,獭祭鱼。--《吕氏春秋》
白鱼跃入王舟中。--《史记·周本记》
又如鱼鲩冠儿(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);鱼鳞册(鱼鳞图册”的简称
鱼(魚)yú脊椎动物的一类,生活在水里。通常身体侧扁,有鳞有鳍,用鳃呼吸,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。种类很多,大多可供食用或制造鱼胶,有些种类的肝脏可制鱼肝油
养~致富。
幕
拼音:
mù
解释:
幕
(形声。从巾,莫声。本义覆布,帐篷的顶布)
同本义
幕,帷在上曰幕。--《说文》
舞于鲁君之幕下。--《谷梁传·定公十年》
楚幕有乌。--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
夫子之在此也,犹燕之巢于幕上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举袂成幕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
又如幕幕(覆布周密的样子);幕燕(筑巢于幕上的燕子);幕下(帐幕之下;幕府中)
帐幕;篷帐
风动将军幕。--杜甫《西山》
平沙列万幕,部伍各见招。--杜甫《后出塞》
又如幕庭(营帐前的空地);幕帷(帐幕);幕席(帐幕和座席;幕宾的职位)
幕mù
⒈帐篷帐~。
⒉垂帘银~。开~。帘~。
⒊覆盖解朝服而~之。
⒋戏剧中较完整的段落独~剧。五~话剧。
⒌〈古〉军中张幕居住,叫"幕府"◇泛指军政大官的衙门,简称"幕"~府新开,广延群俊(延引进。俊人才)。~宾。~僚。
⒍
⒎〈古〉通"漠"。沙漠。
幕màn 1.金属币的背面。
燕
拼音:
yàn
解释:
燕
古国名
周代诸侯国名。本作匽、郾。姬姓;周召公之后,世称北燕,拥有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,建都蓟(今北京)。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◇灭于秦
燕赵韩魏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欲亡赵走燕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燕畏赵。
燕赵之君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燕赵之收藏,韩魏之经营,齐楚之精英。(互文,收藏、经营、精英均指金玉珍宝。)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燕地寒,花朝节后,余寒犹厉。(燕,古代燕国,这里指北京地区。)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周代诸侯国名。姞姓;开国君主伯倏。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
燕yān周代诸侯国名,战国时七雄之一,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一带。
燕(鷰) yàn
⒈燕子,翼尖而长,尾巴叉状像张开的剪刀。常见的有家~,它是候鸟,多在屋内或屋檐下用泥筑巢居住。捕食昆虫,是益鸟,要保护,禁止猎杀。
⒉〈古〉通"宴"。酒宴,安闲~饮。~居。
应用场景
含有"釜鱼幕燕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釜鱼幕燕的例子
釜鱼幕燕相关词语
与釜鱼幕燕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