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币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犹进贡。
构词分析
奉
拼音:
fènɡ
解释:
奉〈动〉
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手,从収(双手),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。是用手捧物的意思。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◇作捧”)
同本义
奉,承也。--《说文》
黔敖左奉食,右执饮。--《礼记·檀弓下》
常山王奉头鼠窜。--《汉书·蒯通传》
项伯即入见沛公,沛公奉卮酒为寿,约为婚姻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臣愿奉璧往使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荆轲奉樊於期头函,而秦武阳奉地图匣,以次进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又如奉书;奉地图;奉手(捧握长者之手)
恭敬地接受
奉 fèng
⒈两手捧着臣愿~璧往使。〈引〉进献,送双手~上。~马牛。
⒉恭敬地接受,遵从,遵守~命。~行。谨~法令。
⒊敬词~答。~陪。~还。
⒋信仰,推崇信~。~为楷模。
⒌伺候,供养侍~。供~。~养。
⒍
【奉承】恭维,谄媚。
币
拼音:
bì
解释:
币
(形声。从巾,敝声。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。本义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)
同本义
幣,帛也。--《说文》
四曰幣贡。--《周礼·大宰》。司农注绣帛。”
幣曰量幣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用圭璧更皮幣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事之以皮幣。--《孟子》
寡君是故使吉(游吉)奉其皮幣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
请具车马皮幣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
又如皮币(兽皮和缯布);币玉(帛和玉,祭祀用品);币号(祭祀用的物品名称);币献(进献的礼品)
泛指车马皮帛玉器等礼物
凡执幣者。--《仪礼·十相见礼》。疏
币 bì货币人民~、金~、硬~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奉币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奉币的例子
奉币相关词语
与奉币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