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今谭概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又名《谈概》、《古今笑》。明代文言小说集。冯梦龙编。分迂腐、怪诞等三十六门。多取材正史,又夹杂稗官野史、笔记丛谈。其中不少故事为后来三言”、二拍”所取材。
构词分析
古
拼音:
ɡǔ
解释:
古
(会意。从十,从口。本义古代。一般分为太古、上古、中古、近古)
同本义
古,故也。--《说文》
大古冠布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。注大古,唐虞以上。”
以是为近古也。--《谷梁传·桓公三年》。注古,谓五帝时。”
慨长思而怀古。--《文选·张衡·东京赋》
别求闻由古先哲王。--《书·康诰》
故察己则可以知人,察今则可以知古。古今一也,人与我同耳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故古之人君,量而不欲入者,许由、务光是也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如远古(遥远的古代);古字(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);
古gǔ
⒈很久以前的,过去的,跟"今"相对~代。~物。名胜~迹。已作~(已死)。
⒉〈古〉诗体五~。七~。
⒊
⒋
⒌
古gù 1.通"故"。故旧。参见"古处"。 2.通"故"。因此;所以。 3.通"固"。姑且。 4.通"固"。本来。
古kū 1.见"古成"。
今
拼音:
jīn
解释:
今
(会意。从佶亼。本义现在)
同本义
今,是时也。--《说文》
今,时辞也。--《苍颉篇》
迨其今兮。--《诗·召南·摽有梅》
于今三年。--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
吾今召君矣。--《史记·汲郑传》
今行而无信,则秦未可亲也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。--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今其室十无一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今之高爵显位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今年四月。(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,即戊戌年。四月,旧历。公历是六月。)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今
今jīn现在,现代,跟"古"相对~时。~日。~年。从~天起。古为~用。~昔对比。~非昔比。
谭
拼音:
tán
解释:
谭
(形声。从言,覃声。本义同谈”,说)
同本义
夫子何不谭我于王。--《庄子·则阳》
又如谭笑(谈笑);谭艺(谈论文学艺术);谭说(议论;谈论);谭吐(说话时的措词和态度);谭助(谈资);谭言微中(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)
绵延相及
不称而祀谭,次祖。犯诅渝盟,伤言。--《管子》
谭
宏大,广大
富恭有本能图,修业居久而谭。--《大戴礼记》。王聘珍解诂《广韵》‘谭,大也。’业安于久而自大也。”
谭
同谈”。言论
此老生之常
谭tán
⒈同"谈"老生常~。
⒉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。
概
拼音:
ɡài
解释:
概
(形声。从木,既声。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。量米粟时,放在斗斛上刮平,不使过满)
同本义
同权槩而就衡。--《楚辞·惜誓》
斛甬,正权概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槩者,平量者也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》
又如概量(概和斗斛等量谷物的器具)
节操,风度
而不概于王心邪。--《史记·范雎传》。按,平也。
夫西河魏土……漂然皆有节概,知去就之分。--《汉书·杨敞传》附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
又如概尚(气节);气概(人遇事表现出来的态度、气势)
景象;状况
故山多药物,胜概(美丽的景象)
概gài
⒈大略,总括~论。~要。~括。
⒉气度,节操气~。节~±爽有风~。
⒊状况,景象~况。梗~。胜~。
⒋一律一~。~不例外。
⒌旧时量粮时,刮平斗、斛用的木板~者,平量也。
⒍
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古今谭概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古今谭概的例子
古今谭概相关词语
与古今谭概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