察纳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谓考察采纳。
构词分析
察
拼音:
chá
解释:
察
(形声。从宀,祭声。本义观察;仔细看)
同本义
察,复审也。--《说文》
览察草木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纤微皆审谓之察。--贾谊《道术》
察其所以然。--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
微察公子,公子颜色愈和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徐而察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。--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观察(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);觉察(发觉,看出来)
明察,知晓
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故察己则可以人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察士(
察 chá
①仔细看;调查考~、明~秋毫。
②发觉;看出来。
【察察为明】形容人专在细节上显露精明(含贬义)。
【察言观色】通过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摸他人的心意。
察(詧)chá仔细看,调查,考核~看。观~。明~暗访。明~秋毫。视~。考~。
纳
拼音:
nà
解释:
纳
(形声。从糸,内声。本义丝被水浸湿)
同本义
纳,丝湿纳纳也。--《说文》
衣纳纳而掩露。--刘向《九叹·逢纷》
又如纳纳(潮湿的样子)
收藏;收入
察纳雅言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采纳;容纳;藏垢纳污(包藏容纳污秽之物。比喻包容坏人坏事)
纳”假借为接纳”;接受
几以不纳死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遂开门纳众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诬守纳己赇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纳钱案上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纳质(接受质证;接受质询);纳采(
纳nà
⒈收进,接收~入。接~。吐故~新。
⒉接受采~。
⒊缴付~税。~公粮。
⒋享受~凉。~福。
⒌缝补~鞋底。补补~ ~。
⒍
⒎
⒏
应用场景
含有"察纳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察纳的例子
察纳相关词语
与察纳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