燔黍捭豚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。捭,撕裂。
构词分析
燔
拼音:
fán
解释:
燔〈动〉
(形声。从火,番声。本义焚烧)
同本义
燔,爇也。从火,番声。与焚略同。--《说文》
藉芿燔林。--《列子·黄帝》
燔之于四通之衢。--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。注焚烧也。”
体若燔炭。--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
抱木而燔死。--《庄子·盗跖》
燔其茏城。--《史记·平津侯生父传》
人民饥饿,相燔烧以求食。--《汉书·宣帝纪》
燔诗书--《汉书·儒林传》
不若燔土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又如燔燎(火把);燔石(焙烧矿石);燔刑(烧人至死的残酷刑罚);燔燃(燃烧);燔销(烧毁) 火烧整只的牲畜
燔 fán
⒈焚烧~烧。
⒉灸,烤~肉。炮之~之。
黍
拼音:
shǔ
解释:
黍
(形声。从禾,雨省声。本义植物名。亦称稷”、糜子”)
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
黍,禾属而黏者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今北方谓之黄米。
天子乃以雏尝黍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黍火谷。”
黍白芗合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无食我黍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又如黍离(喻覆没;衰败。西周亡后,周大夫过故宗庙官室,只见满目黍离,十分荒凉);黍酒(用黍酿制的酒);黍醅(同黍酒);黍月霍(一种杂有黍米的肉羹
黍shǔ一年生草本。叶线形。子实叫"黍子",碾成米称"黄米",乳白、淡黄或褐色,性粘,供食用或酿酒。[蜀黍]高粱。供食用或酿酒。[玉蜀黍]玉米。又叫"包谷"或"棒
子"。供食用。
捭
拼音:
bǎi
解释:
捭
(形声。从手,卑声。本义两手横击)
两手横向对外旁击
捭,两手击也。--《说文》
莫不衄锐挫芒,拉捭摧藏。--左思《吴都赋》
通擘”。掰开,分开
捭,开也。--《广雅》
捭阖。捭之者。料其情也。--《鬼谷子》。注捭,拨动也。”
其燔黍捭豚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捭 bǎi 两手横击拉~摧藏。(左思《吴都赋》)②分开;掰开。
【捭阖】开合。阖关闭。
捭bò 1.分开;撕裂。
豚
拼音:
tún
解释:
豚〈名〉
(会意。小篆作字形从彖省。彖(條??)),猪。从手(又)持肉,用于祭祀。本义小猪,猪)
同本义
豚,小豕也。--《说文》
猪其子谓之豚。--《方言八》
豚鱼吉。--《易·中孚》
豚曰腯肥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鸡豚狗彘之畜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郑县人卖豚,人问其价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
阳货欲见孔子,孔子不见,归孔子豚。--《论语·阳货》
又如豚子(谦称自己的儿子);豚犬(猪与狗);豚鱼(豚和鱼。泛指无知的动物);豚犊(愚蠢如猪的小孩)
泛指猪
豚tún小猪。泛指猪。
豚dùn 1.通"遯"。隐遁。 2.见"豚豚"。
应用场景
含有"燔黍捭豚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燔黍捭豚的例子
燔黍捭豚相关词语
与燔黍捭豚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