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王阁序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骈文篇名。唐代王勃作。相传是作者在南下探父途中,路经洪州(今江西南昌),参加都督阎伯屿举办的盛宴时所作。文中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滕王阁周围的景观,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。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;老当益壮,宁知白首之心,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等名句,历来为人传诵。
构词分析
滕
拼音:
ténɡ
解释:
滕〈动〉
(形声。从水,朕声。本义水向上腾涌)
同本义
滕,水超涌也。--《说文》
百川沸滕。--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滕,《诗》曰百川沸滕”。水上涌也。--《玉篇》
引申为张口说话
滕口说也。--《易·咸》
范君独判于心,不畏滕口。--唐·韦瓘《宣州南陵县大农陂记》
又如滕口(张口放言)
滕 〈名〉
西周分封的侯国名
春秋滕侯,文王子叔绣之后。国在今山东衮州府滕县。--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
县名
姓
滕téng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东省滕县西南。
王
拼音:
wánɡ
解释:
王
(会意。本作士”,是能独立任事的人,后加一横,表示在士”之上,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,而帝 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◇帝”、王”同步降职,帝成了人间的皇帝,而王
”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。本义天子、君主)
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
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--《诗·小雅·北土》
厉王虐,国人谤王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王,天下所归往也。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,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。三者,天、地、人也;而参通之者,王也。”--《说文》
王,天子也。--《释名》
王,有天下曰王。帝与王一也。周衰,列国皆僭号自
王wáng
⒈国君国~。帝~。
⒉〈古〉秦代以后的一种最高封爵封~。~府。
⒊大~父~母(祖父祖母)。
⒋一类中的首领或最特出者蜂~★~、子~。百花之~。
王wàng〈古〉统治,做君主,统一天下~此大邦。自立为~。以德行仁者~。
阁
拼音:
ɡé
解释:
阁
(形声。从门,各声。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)
门限
閣,所止扉也。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,止其自阖也。--《说文》
高其闬阁。--《左传》。
所以止扉谓之阁。--《尔雅》÷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,各施于门扇两旁,以止其走扇。”
一种架空的小楼房,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。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,供远眺、游憩、藏书和供佛之用
接屋连阁。--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
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细瞻景状,与村东大佛阁逼似。--《
阁gé
⒈楼房的一种,一般两层,周围开窗,供游息、藏书等用亭台楼~。文渊~,在故宫。佛香~,在颐和园。
⒉旧称女子的卧房闺~。
⒊旧时宫中的政务机关,近代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~。组~。~员。
⒋旁门,小门开东~以延贤人(延迎接)。
序
拼音:
xù
解释:
序
(形声。从广,予声。从广,与房屋有关。本义东西墙)
堂屋的东西墙
序,东西墙也。--《说文》
西序东向。--《书·顾命》
奠爵于序端。--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
直东序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宾升,立于序内,东方。--《仪礼·燕礼》
皆馔于西序下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
东西墙谓之序。--《尔雅》
若陈衣于序东。--《礼记·丧大记》
正屋两侧东西厢房
西厢踟蹰以闲宴,东序重深而奥秘。--《文选》
古代学校的别名
春秋以礼会民,而射于州
序xù
⒈〈古〉地方学校殷曰庠,周曰~。
⒉堂屋的东墙或西墙西~。
⒊(也写作"叙")次第,依次排列次~。秩~。程~。工~。~齿(按年龄排次序)。
⒋(也写作"叙")文体名。写在书前的简介、评述文字~言。~文。写篇~。
⒌在正式内容之前的~曲。~幕。
⒍评定功勋或才能~功。
⒎临别赠言赠~。
应用场景
含有"滕王阁序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滕王阁序的例子
滕王阁序相关词语
与滕王阁序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