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宪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清代地方官员对总督或巡抚的称谓。
构词分析
大
拼音:
dà dài tài
解释:
在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(跟“小”相对)。
宪
拼音:
xiàn
解释:
宪
(会意。从心,从目,害省声。心、目并用。本义敏捷)
同本义
宪,敏也。--《说文》
博闻多能曰宪。--《周书·谥法》
喜乐的样子
天之方难,无然宪宪。--《诗·大雅》
又如宪宪(欣欣。喜悦的样子)
宪
法令
布宪于国。--《管子·立政》
宪,法也。--《尔雅》
慎乃宪。--《书·益稷》
万邦为宪。--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
此君之宪令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
发虑宪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又如宪票(拘提人犯或处理公务的指令);宪范(法式,典范)
宪法的略称
宪(憲)xiàn
⒈法令~章。布~。
⒉效法,摹仿。
⒊指宪法立~。
⒋
⒌
定其它法律的根据。
宪xiǎn 1.明显。参见"宪宪"。 2.犹皇。旧时对先人的美称。参见"宪考"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大宪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大宪的例子
大宪相关词语
与大宪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