梗迹萍踪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像断梗﹑浮萍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。
构词分析
梗
拼音:
ɡěnɡ
解释:
梗
(形声。从木,更声。本义一种树)
刺榆(hemiptelea davidii)的古名
梗,山枌榆。荚可为芜荑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叶小于常榆,刺如柘刺,其木坚韧,中犊车材,即诗之山有枢。
有刺的草木
凡草木刺人,自关而东,或谓之梗。--《西京赋》
梗木为之靡拉。--《方言三》
又如梗林(多刺的林丛);梗莽(荆棘草莽);梗刺(草木茎上有刺针)
草本植物的枝茎
桃梗土偶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又如菠菜梗;梗子(植物的枝或茎);荷梗;芹菜梗
梗
阻塞;
梗gěng
⒈植物的茎或枝菊花~。麦~子。薄荷~。玉米~儿。
⒉直,挺着~胸。~着颈。
⒊直爽,正直~直(也作"鲠直"、"耿直")。
⒋强硬,顽固强~。顽~不化。
⒌阻塞,阻碍~阻。~塞。从中作~。
⒍
迹
拼音:
jì
解释:
迹
同本义
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(山名),刻疏人迹其上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又如浪迹天涯;人迹(人的足迹);人急至;迹蹈(重复走过的路);迹状(行迹);迹响(踪纪声响)
留下的印子
蟆入草间,蹑迹披求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痕迹;血迹;笔迹;墨迹
前人留下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
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。--《韩非子·难一》
又如古迹;胜迹;古城墙的遗迹;史迹;迹相(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,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)
通绩”。功劳
如是则其迹长矣。--《
迹(踖、蹟)jì
⒈脚印留有足~。寻觅踪~。〈引〉留下的印子,或前人遗留下的事物(多指建筑或器物)痕~。保存遗~。保护古~。
⒉重要的,奇特的事情事~。奇~。
⒊
迹jī 1.脚印;足迹。 2.痕迹。 3.指手迹。 4.形迹;行动。 5.业绩;事迹。 6.追踪;追寻。 7.至;蹈。 8.遵循;仿效。 9.考核;推究。 10.量词。相当于"步"。
萍
拼音:
pínɡ
解释:
萍〈名〉
(会意兼形声。从水,苹,苹亦声。本义浮萍) 同本义
萍,苹也。水草也。--《说文》
蓱始生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蓱,萍也。其大者曰蘯。”
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--宋·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又如萍合(浮萍易散,飘泊不定,故用以比喻暂时的聚合);萍浮(浮萍飘迹水面。比喻人行踪飘泊不定);萍飘梗泛(踪迹飘泊无定);萍迹(喻人四处飘流,行踪无定);萍流(飘流)
萍píng
⒈[浮萍]也叫"水萍"。一年生草本,浮在水面,根垂在水里,有青~、紫~等。全草可供药用,又可作饲料或绿肥。
⒉[萍踪]〈喻〉行踪不定。
⒊[萍水相逢]〈喻〉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。
踪
拼音:
zōnɡ
解释:
踪
(形声。从足,从(宗)声。本义脚印,踪迹)
同本义
草合人踪断,尘浓鸟迹深。--李白《谒老君庙》
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--柳宗元《江雪》
访其遗踪。--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绝无踪响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胆寒潜踪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又如踪尘(尘世的事情);踪绪(踪迹,头绪);踪响(踪纪声响);踪辙(踪迹)
事物的痕迹
翠华一去寂无踪,玉楼歌吹,声断己随风。--《鹿虔扆·临江仙》
又如踪由(事情的始末);跟踪
踪
追随
朕欲远追周文,近踪光武,使宗庙有太山之安。--《晋书·刘
踪(蹤)zōng
⒈脚印,踪迹~影。万迳人~灭。
⒉追随,跟随追~。跟~。
应用场景
含有"梗迹萍踪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梗迹萍踪的例子
梗迹萍踪相关词语
与梗迹萍踪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