沮溺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谓水淹之患。
构词分析
沮
拼音:
jǔ
解释:
沮
(形声。从水,且声。①本义古水名。在今陕西省。②阻止)
同阻”。阻止,阻遏;终止
乱庶斯沮。--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其次,为赏劝罚沮。--《商君书·靳令》
嬖人有臧仓者沮君,君是以不果来也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是以为善者劝,为不善者沮,上下一心,三军同力。--《荀子·强国》
沮之以兵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溯流转漕,谷恒输沮。--《汉·巴郡太守都亭侯张纳功德叙》
又如沮挠(阻挠;阻止);沮丘(背水的山丘);沮格(阻拦);沮厄(阻挠遏止);沮止(阻止,遏止)
畏惧,恐惧
沮之以兵。--《礼记·
沮jǔ
⒈颓丧,丧气~丧。志~。气~。
⒉败坏,毁坏事~。
⒊阻止~格(从中阻止)。
⒋见jù。
沮jù
⒈沮洳,低湿地带。
⒉见jǔ。
沮jū 1.水名。在陕西省岐山一带。 2.水名。在山东省境内。 3.水名。在陕西省境内,会漆水,东流入渭水,有别于岐周之沮水。 4.水名。一名东沮水。源出陕西省黄陵
县西子午岭,东经县南注入北洛水。 5.水名『水的别源。一名上沮水。出陕西省留坝县西,西南流折东南流至勉县西与汉水南源会。 6.水名。在湖北省中部偏西。源出
保康县西南,东南流与漳水合,又南流经江陵县西境入江。见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.湖广一.封域》。 7.姓。东汉有沮授。见《三国志.魏志.袁绍传》。
溺
拼音:
nì
解释:
溺〈动〉ni
没入水中
嫂溺,则援之以手乎?--《孟子·离娄上》
溺死者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河中溺死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人马烧溺死者甚众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溺女(将刚生下的女婴投入水中淹死);沉溺(陷入不良的境地);溺没(沉没);溺溺(沉没);溺毙(淹死)
沉湎,无节制
困于所溺。--宋·欧阳修《伶官传·序》
又如溺信(沉迷);溺志(心志沉湎于某种事情);溺情(思想感情沉湎于某个方面);溺意(心志沉湎于某个方面);溺心(潜沉心志);溺惑(沉迷;迷信)
陷于困境
天下溺,援之
溺niào
⒈小便屙~。~液。~可作肥料。
⒉排泄小便~床。~湿了裤。
溺nì
⒈淹没~死。~于水中。
⒉过分,沉迷不悟~爱。沉~。
溺ruò 1.水名。即弱水。 2.软弱;柔弱。
应用场景
含有"沮溺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沮溺的例子
沮溺相关词语
与沮溺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