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奴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见"班叔"。
构词分析
班
拼音:
bān
解释:
班
(会意。从玨,从刀。金文,中间是刀,左右是玉。象用刀割玉。本义分割玉)
分瑞玉。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,中分为二,各执其一以为信
班,分瑞玉也。--《说文》
班瑞于群后。--《书·舜典》
又如班瑞(颁还瑞玉;颁赐祥瑞)
分开;离群
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--李白《送友人》
又如班马
赏赐;分给
晋侯执曹伯,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。--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
又如班扬符赏(颁布相应的赏赐);班授(颁发授予);班散(分给);班赐(颁赐;分赏)
分布;铺开
遇
班 bān
①工作或学习的组织~级。
②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~、夜~。
③军队的基层单位,在'排'之下。
④旧时用于剧团的名称徽~。
⑤量词这~老同志不服输、搭下一~飞机。
⑥有固定线路并定时开行的~车、~机。
⑦调回或调动(军队)~师回朝。
⑧姓。
【班禅】喇嘛教格鲁派(黄教)的两大活佛之一。1645年格鲁派领袖罗桑却吉坚赞始称班禅(班禅四世)。1713年清政府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,正式确定了其
地位。此后历世班禅活佛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。至今已传10世。又叫班禅额尔德尼。例任后藏扎什伦布寺住持。
【班禅额尔德尼】见【班禅】。
【班禅四世】(1567-1662)喇嘛教格鲁派(黄教)首领。本名罗桑却吉坚赞◇藏人。13岁时在日喀则附近温贡寺出家。天启二年(1622)成为达赖五世之师。倡议联合蒙古
和硕特部的固始汗,遣使朝清。清顺治二年(1645)被固始汗赠以'班禅博克多'尊号,是班禅活佛系统获得名号的开始◇死于扎什伦布寺。
【班超】(32-102)东汉名将。字仲升。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明帝永平十六年(73),奉命率36人赴西域(今新疆地区)。攻杀匈奴派驻鄯善的官员,平定莎车
等地贵族叛乱,击退匈奴的反扑和月氏的进攻,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和丝绸之路的畅通⊥帝永元三年(91),任西域都护。永元十四年(102)病死洛阳。
【班房】
①旧时衙门里衙役值班的地方。也指衙役。
②监狱;拘留所。
③教室。
【班固】(32-92)东汉史学家。字孟坚。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明帝在位时为兰台令史,后为典校秘书。历时20余年,撰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《汉书》⊥
帝永元元年(89),因窦宪擅权案株连,获罪,死于狱中。著述另有《班兰台集》、《白虎通义》。与司马迁并称为'班马'(或马班)。
【班联会】学生会。
【班门弄斧】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。班鲁班,春秋时鲁国有名的木匠。
【班师】调回打仗的军队。也指军队胜利归来。
【班田收授法】日本大化改新时的一种土地赋税制度。646年在全国推行。主要内容是政府对6岁以上平民,每6年班给口分田一次,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纳租、庸、调赋税。
班biàn 1.区别,辨别。 2.治理。 3.周遍。
奴
拼音:
nú
解释:
奴〈名〉
(会意。从女,从又。女指女奴,又(手)指用手掠夺之。一说又(手)指女奴从事劳动。本义奴隶;奴仆)
同本义
奴,奴婢皆古之罪人也。--《说文》
其奴,男子入于罪隶,女子入于舂槁。--《周礼·司厉》
从群奴而驰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奴惊
庸奴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后多指男奴。如奴厮儿(小男仆);奴辈(奴仆之辈,奴才们);奴兵(奴仆;供役之人);奴颜(奴才相);奴戮(施以刑辱,使为奴隶);奴虏(俘虏;奴隶)
对人的鄙称
要当生缚此奴。--房玄龄《晋书》
又如奴胎(对乐户子女或奴婢的贱称
奴nú
⒈阶级社会中,丧失自由,遭受压迫、剥削、役使的人~仆。~婢。~隶。
⒉封建时代女子自称~家。
⒊
①明、清时称仆人。
②明、清宦官和清代旗籍官吏见皇帝时的自称。
③旧时遭受奴役的人被迫自称。
④指甘心情愿供人驱使,助人作恶的坏人走狗~才。
应用场景
含有"班奴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班奴的例子
班奴相关词语
与班奴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