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邦定国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使国家安定、巩固。
构词分析
安
拼音:
ān
解释:
安〈形〉
(会意。从女”在宀”下,表示无危险。本义安定;安全;安稳)
同本义
安,定也。--《尔雅》
共给之为安。--《庄子·天地》
好和不争曰安。--《周书·谥法》
心皆安下切上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
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居安思危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风雨不动安如山。--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然后得一夕安寝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谢庄遂安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。
又如安睡;安寝;安抵(平安地抵达);心神不安;坐立不安;安枕(安安稳稳)
⒈平静,稳定平~ 。 ~定团结。
⒉使平静,使稳定~慰。~民。
⒊处理,放置,装设~排。~置。~装。~机器人。
⒋存着,怀着~心赖账。
⒌治理治~。~天下。
⒍疑问词。哪里?怎么而今~在?~能见死不救?
⒎电流强度单位名称,安培的简称,代号a。
邦
拼音:
bānɡ
解释:
邦
(形声。从邑,丰声。古文从之、从田,会意。与封字从之、从土同意。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、国家)
同本义
邦,国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邦之言封也。古邦封通用。书序云‘邦康叔,邦诸侯。’论语云‘在邦域之中’。皆封字也。”
大宰之职,掌建邦之六典。--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
以佐王治邦国。--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。注大曰邦,小曰国,邦之所居亦曰国。”按,散文邦国亦通。
利用为依迁邦。--《易·益》
协和万邦。--《书·尧典》
以畜万邦。--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后非众罔与守邦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邦 bāng
①诸侯的封国王此大~。(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)
②国友好邻~。
【邦胡】见【板胡】。
【邦交】国家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建立~。
【邦交正常化】国与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符合一般的规律和情况。
定
拼音:
dìnɡ
解释:
定
(会意。从宀,从正。正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安定;安稳)
同本义,与乱”或动”相对
定,安也。--《说文》
靡所定处。--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岂敢定居,一月三捷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昏定而晨省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以待阴阳之所定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天下属安定,何故反乎?--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
痛定思痛,痛何如哉!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如其克谐,天下可定也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定迭(定叠。安定,太平);定害(定搅,定虐。扰乱,扰害);定帖(稳定;安定);定昏(请晚安)
镇
国
拼音:
ɡuó
解释:
国
(会意。从囗”,表示疆域。从或(即国”)。或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邦国)
周代,天子统治的是天下”,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”
国,邦也。--《说文》
以佐王治邦国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大曰邦,小曰国。”
方千里曰国畿,诅祝以叙国之信用,以资邦国之剂信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国谓王之国;邦国,谓诸侯国也。”
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丘也闻有国有邦者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秦人开关延敌,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--汉·贾谊《
国(國、囯)guó
⒈国家爱~。~营。建设祖~。
①它是一个或一些阶级压迫另外的阶级的工具,是暴力的机器。主要由军队、警察、法庭、监狱等组成。
②一个国家独有的占领区域。
⒉属于本国的~旗。~徽。~产品。
⒊地区北~风光。
⒋京城,首都~门。~都。
⒌〈古〉我国诸侯或王侯的封地楚~。齐~。秦~。
⒍
⒎
⒏
⒐
应用场景
含有"安邦定国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安邦定国的例子
安邦定国相关词语
与安邦定国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