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夺时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不失农时。
构词分析
不
拼音:
bù fǒu
解释:
副词。
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。
夺
拼音:
duó
解释:
夺
(会意。金文字形,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,下面是手(又、寸),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,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。本义丧失)
同本义
夺,手持隹失之也。--《说文》
给夺慈仁。--《礼记·仲尼燕居》。注犹乱也。”
精气夺则虚。--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
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--《论语·子罕》
勿夺农时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又如夺宗(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,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);夺气(丧失了胆量和勇气);夺魄(精神丧失而无生气);夺胆(丧胆);夺彩(失出光彩)
强取
夺,取也。--《玉篇》
夺 duó
①强取。
②争取得到~标。
③使失去剥~。
④做决定定~。
⑤文字脱漏讹~。
【夺标】
①争夺锦标;争当冠军。
②夺到锦标;争得冠军。
【夺目】(光彩)耀眼。
夺duì 1.狭路。《礼记.檀弓下》"齐庄公击莒于夺,杞梁死焉。"郑玄注"隧﹑夺声相近,或为兑。"陈澔集说"隧,狭路也。"一说,地名。见《集韵.去夳》。
时
拼音:
shí
解释:
时
(形声。从日,寺声。从日”与时间有关。本义季度;季节)
同本义
时,四时也。--《说文》
四时,四方各一时,时,期也。--《释名》
谓其三时不害。--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。注春夏秋也。”
三时者,成岁之要时。又,天时不如地利。--《孟子·篇叙》。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。”
斧斤以时入山林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时事之征也。--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
时者,所以记岁也。--《管子·山权数》
四时者,天之吏也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四时和谓之宝烛。--《尔雅·释天》。
时(時、昬)shí
⒈一切物质不断运动变化或发展所经历的过程~间。~候。~光。
⒉时间的一段~期。~代。古~。秦~。平~。瞬~。盛极一~。
⒊时间单位。一天分子~、丑~、寅~等十二~辰。一天分二十四小~。
⒋节令,季节~令。~节。春夏秋冬四~。应~服装。
⒌现在的,当前的~事。~髦。
⒍经常,常常~常。~ ~见到。
⒎不经常,间或~而。有~候。~好~坏。
⒏规定的时间准~。按~上下班。
⒐不定的时间不~。随~。
⒑机会,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条件~机。~不可失。~不再来。
⒒
⒓
⒔
应用场景
含有"不夺时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不夺时的例子
不夺时相关词语
与不夺时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