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慰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谓帝王的慰问。
构词分析
恩
拼音:
ēn
解释:
恩
(形声。从心,因声。本义恩惠)
同本义
恩,惠也。--《说文》
恩者,仁也。--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
如此,则上下之恩结矣。--《韩非子·用人》
夫人有恩而背之,不祥莫大焉。--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又
先生之恩,生死而骨肉也。
又如忘恩;报恩;恩润(恩惠德泽);恩义(恩情与道义);恩分(恩惠情分);恩惠教化。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;恩田(佛家田。三福之一。指父母)
情谊
大丈夫处世,遇知己之主,外托君臣之义,内结骨肉之恩,言必行,计必从。--《三国演义》
恩
恩爱,亲爱
恩 ēn
①恩惠。
②深厚的情义。
③姓。
【恩赐】原指封建帝王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。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(含贬义)。
【恩典】
①恩惠。
②给予恩惠。
【恩格斯】(1820-1895)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,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。生于普鲁士莱茵释门市。1844年8月底,在巴黎会见马克思。1847年12月至1848年
1月,与马克思合写《共产党宣言》。1864年,同马克思一起创建并领导国际工人协会(即第一国际),与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观点展开原则斗争。马克思逝世后,担
负整理和发表马克思文稿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。1889年,亲自参加第二国际的建立,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。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。著作收入《马克
思恩格斯全集》。
【恩惠】给予或受到的好处。
【恩怨】恩惠和怨恨。
【恩泽】比喻承受恩德,像草木得到雨露。旧时用以称皇帝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。
慰
拼音:
wèi
解释:
慰
(形声。从心,尉声。本义安慰)
同本义
慰,安也。--《说文》
有子七人,莫慰母心。--《诗·邶风·凯风》
以慰长想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慰留不允。--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又如慰眼(观赏,饱眼福);劝慰(劝解安慰);自慰(自己安慰自己);抚慰(安慰);慰存(安抚慰问);慰唁(安慰勉励);慰喭(对遭丧事者的慰问;安慰,慰勉);慰肃(慰问;整肃);慰纳(
安抚招纳或接纳)
居住
慰,居也。--《玉篇》
问
时时慰风俗,往往出东田。--李白诗
慰
愤怒
慰,一曰恚怒也。--《说文》
段玉
慰 wèi
①安慰;慰抚。
②定居,止息。
③问。
④愤怒。
⑤郁闷。~暋。
⑥宽厚。~慰姁。
⑦通"蔚"。病。
应用场景
含有"恩慰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恩慰的例子
恩慰相关词语
与恩慰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