愧耻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羞耻。
构词分析
愧
拼音:
kuì
解释:
愧〈动〉
(形声。从心,鬼声。本义惭愧)
同本义。同媿”
小则如愧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尚不愧于屋漏。--《诗·大雅·抑》
不愧于人。--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
虽颜惭未知心愧。--《魏书·列女传》
纵上不杀我,我不愧于心乎?--《史记·张耳陈余列传》
谌虽暴抗,然闻言则大愧流汗。--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
能不愧老人之言否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下恐愧吾师矣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兹游快且愧矣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兼愧贵家子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愧心(
愧(媿)kuì羞惭,心里觉得对不起~对。羞~。惭~。问心无~。闻言则大~。
耻
拼音:
chǐ
解释:
耻
(形声。从心,耳声。本义耻辱,可耻的事情)
同本义(因声誉受损害而至的内心羞愧)
耻,辱也。--《说文》
君不使无耻。--《谷梁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行己有耻。--《论语》
越王苦会稽之耻。--《吕氏春秋·顺民》
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。--《国语·越语上》
后世且行之而不知以为耻者多矣。--宋·刘开《问说》
又如无耻(不顾(知)羞耻);羞耻(不光彩;不体面);耻心(知耻之心)
羞愧
坐縻廪粟而不知耻。--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又如耻愧(羞愧);耻惧(羞愧恐惧)
耻
羞辱;侮辱
不醉反耻
耻(恥)chǐ羞愧,羞辱~笑。~辱。可~。知~。雪~。九一八国~日。勿忘国~。
应用场景
含有"愧耻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愧耻的例子
愧耻相关词语
与愧耻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