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瘠民贫
词典收录
词语解释
1.土地瘠薄,人民贫穷。
构词分析
地
拼音:
dì
解释:
地
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
表示动态,相当于着”。常附在立、卧、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
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。--《舜子变文》
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
相看月未坠,白地断肝肠。--唐·杜甫《越女词》
地
(形声。从土,也声。本义大地)
同本义,与天”相对
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。--《春秋·元命苞》
土乙力为地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地生养万物。--《管子·形势解》
如
瘠
拼音:
jí
解释:
瘠
(形声。从疒,表示与疾病有关,脊声。本义身体瘦弱)
同本义。或作膌”
牛虽瘠,偾于豚上,其畏不死?--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
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。--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
长短丰瘠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老年如脊牛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》
又如瘠弱(瘦弱;衰弱);瘠疲(瘦弱疲惫);瘠色(容貌忧戚憔悴);瘠牛偾豚(瘦瘠的牛仆倒在小猪身上,小猪必死。比喻无德的大国权势虽衰,欺凌羸弱的小国,小国也会灭亡)
贫困
夫民殷国弱,民瘠国强者,未之有也。--《
瘠jí
⒈瘦弱。
⒉土地不肥沃改变~土。贫~的土地。
民
拼音:
mín
解释:
民
(指事。从古文之象。古文从母,取蕃育意。古代指黎民百姓,平民。与君、官对称)
同本义
民,众萌也。从古文之象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古文从母。取蕃育也,上下众多意,指事。
民,氓也。--《广雅》。按,土著者曰民,外来者曰氓。
古者有四民,有士民,有商民,有农民,有工民。--《谷梁传·成公元年》
夫民神之主也。--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
无子曰兆民。诸侯曰万民。--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
黎民阻饥。--《书·舜典》
民不适有居。--《书·盘庚上》
哀我征夫,独为匪民。--《诗·小雅·何草不黄》
民可使由之,
民mín
⒈〈古〉指奴隶或没做官的众百姓。现指人民,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基本成员拥政爱~。军~鱼水情。
⒉指人或人群~众。居~。~族。
⒊劳动大众的~歌。~间故事。
⒋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农~。渔~。盐~。
⒌非军事的~用。~航。
⒍通"苠" ~高粱。
⒎
①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加强~主和法制建设。
②根据大多数群众意愿处理问题的工作方式~主气氛。~主作风。办事~主。
民mián 1.通"绵"。参见"民民"。 2.通"眠"。
贫
拼音:
pín
解释:
贫
(会意兼形声。从贝从分,分亦声。贝”是古货币,一个贝”还要分开,表示贫困。本义缺少财物,贫困。与富”相对)
同本义
贫,财分少也。--《说文》
无财谓之贫。--《庄子·让王》
贫者,士之常也。--《说苑·杂言》
分贫振穷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。疏贫、穷相类。细言,穷困于贫。”
贫而无谄。--《论语》
强本而节用,则天下不能贫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楚人贫居。--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》
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贫难(贫苦,困难);贫胎(骂人的话。穷鬼);
贫pín
⒈穷,跟"富"相对~穷。~病交迫。国富而~治,曰重富,重富者强(贫治当作贫国来治理,勤俭持国。重富富上加富)。
⒉缺乏,不足~油。~血症。~乏(极不丰富)。
⒊言语噜苏,令人讨厌他耍~嘴。她那张嘴太~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地瘠民贫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地瘠民贫的例子
地瘠民贫相关词语
与地瘠民贫有关
关于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